疫情期间的旅游数据与影响分析
国内新冠疫情旅游概况
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爆发以来,对全球旅游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,中国作为最早受到疫情影响的国家之一,其旅游业经历了从全面停滞到逐步恢复的艰难历程,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0年春节假期期间,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减少约40%,旅游收入同比下降约45%,这一数据充分反映了疫情初期对旅游业的巨大冲击。
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2020年下半年开始,国内旅游业逐步复苏,2021年"五一"假期期间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.3亿人次,同比增长119.7%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.2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.3亿元,同比增长138.1%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.0%,这一数据表明国内旅游市场正在稳步恢复。
重点旅游地区疫情数据举例
北京市疫情期间旅游数据
以北京市为例,2020年1月24日至2月29日疫情期间,北京市接待旅游总人数为306.3万人次,同比下降81.9%;旅游总收入为35.8亿元,同比下降86.6%,接待国内游客300.4万人次,同比下降81.9%;国内旅游收入35.1亿元,同比下降86.7%。
2021年春节期间(2月11日至17日),北京市接待旅游总人数663.2万人次,同比增长3.5倍,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1.7%;旅游总收入42.5亿元,同比增长2.9倍,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1.9%,这一数据表明北京旅游市场正在逐步恢复。
上海市疫情期间旅游数据
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,2020年春节假期(1月24日至30日),上海市接待游客277.4万人次,同比减少53.9%;实现旅游收入22.8亿元,同比减少60.1%,接待国内游客272.3万人次,同比减少53.9%;国内旅游收入22.4亿元,同比减少60.2%。
2021年"五一"假期期间(5月1日至5日),上海市共接待游客1688.9万人次,同比2020年增长138.88%,较2019年同期增长7.38%;实现旅游收入约400亿元,同比2020年增长151.84%,较2019年同期增长12.43%,这一数据表明上海旅游市场已超过疫情前水平。
海南省疫情期间旅游数据
海南省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,疫情期间旅游数据波动明显,2020年春节期间(1月24日至30日),海南省接待游客165.2万人次,同比下降62.0%;旅游总收入18.3亿元,同比下降65.5%,接待国内游客164.3万人次,同比下降62.0%;国内旅游收入18.2亿元,同比下降65.5%。
2021年春节期间(2月11日至17日),海南省接待游客458.8万人次,同比增长2.9倍,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2.5%;旅游总收入58.2亿元,同比增长3.0倍,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7.1%,2021年"五一"假期期间(5月1日至5日),海南省接待游客295.3万人次,同比增长121.1%,较2019年同期增长43.0%;实现旅游总收入40.96亿元,同比增长312.2%,较2019年同期增长73.3%,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海南旅游市场恢复势头强劲。
全国性旅游数据统计
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统计,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8.79亿人次,同比下降52.1%;国内旅游收入2.23万亿元,同比下降61.1%,这一数据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降幅。
2021年上半年,国内旅游总人次18.71亿,同比增长100.8%(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60.9%);国内旅游收入1.63万亿元,同比增长157.9%(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8.6%),2021年国庆假期期间(10月1日至7日)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.15亿人次,按可比口径同比减少1.5%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0.1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.61亿元,同比减少4.7%,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9.9%。
2022年春节期间(1月31日至2月6日)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.51亿人次,同比减少2.0%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.9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.98亿元,同比减少3.9%,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56.3%,2022年"五一"假期期间(4月30日至5月4日)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.6亿人次,同比减少30.2%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.8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6.8亿元,同比减少42.9%,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.0%。
疫情对旅游市场结构的影响
疫情改变了旅游市场的消费结构和模式,根据携程发布的《2021年春节旅游大数据报告》显示,2021年春节假期,本地游、周边游成为主流,订单占比达60%以上,同程旅行数据显示,2021年春节期间,本地游订单占比高达65%,较2019年春节提升35个百分点。
高德地图数据显示,2021年春节期间,全国驾车跨城出行用户占比由2019年同期的29%下降至20%,驾车本地出行用户占比由2019年同期的51%上升至57%,这一数据反映了疫情期间人们出行半径明显缩小。
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1》显示,2020年城镇居民出游人数20.65亿人次,同比下降49.8%;农村居民出游人数8.14亿人次,同比下降58.4%,城镇居民旅游总花费1.80万亿元,同比下降62.2%;农村居民旅游总花费0.43万亿元,同比下降55.7%,这一数据表明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受疫情影响更为显著。
旅游行业应对措施
面对疫情冲击,旅游行业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应对,根据中国旅游协会统计,2020年全国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,超过85%的旅游企业增加了线上营销投入,同程艺龙数据显示,2020年其平台直播场次同比增长超过300%,直播带货GMV同比增长超过500%。
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据统计,2020年全国各省区市共出台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超过200份,涉及财政补贴、税费减免、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,海南省2020年共发放各类旅游消费券超过2亿元,直接带动旅游消费超过20亿元。
景区方面也积极调整经营策略,根据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数据,2020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同比下降50%以上,但通过限流预约、分时游览等措施,确保了游客安全,2021年,全国5A级景区预约旅游比例达到94%,较2019年提升超过60个百分点。
尽管疫情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挑战,但也加速了行业转型升级,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,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有望恢复到2019年水平,国内旅游收入将实现同比正增长,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和疫情防控常态化,旅游业将逐步走出低谷。
业内专家普遍认为,后疫情时代,健康旅游、生态旅游、智慧旅游等新业态将迎来发展机遇,根据艾瑞咨询预测,2025年中国智慧旅游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%,这一趋势将为旅游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。
总体来看,中国旅游业在经历疫情考验后展现出强大韧性,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,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将更加稳固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