杰思科技网

本土新增历史,本土新增历史数据查询

新冠疫情数据回顾与分析

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,对全球各国造成了深远影响,中国作为最早发现并报告疫情的国家,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,本文将基于公开数据,回顾中国部分地区在疫情期间的本土新增病例历史数据,通过具体数字展现疫情防控的阶段性特征。

本土新增历史,本土新增历史数据查询

2020年初期疫情暴发阶段

2020年1月,武汉市首次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,根据国家卫健委通报,2020年1月20日,全国新增确诊病例77例,其中武汉市72例,1月23日,武汉宣布"封城",当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259例,1月24日除夕当天,全国新增确诊病例444例,其中湖北省新增病例180例。

截至2020年1月31日24时,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791例,现有重症病例1795例,累计死亡病例259例,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43例,湖北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153例,其中武汉市3215例。

2020年2月4日,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887例,其中湖北省3156例,2月12日,湖北省新增确诊病例14840例(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),创下单日新增最高纪录,2月13日,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3851例,其中湖北省51986例。

2020年中期疫情防控阶段

随着防控措施加强,新增病例数开始下降,2020年3月11日,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5例,其中武汉8例,3月18日,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4例,全部为境外输入病例,首次实现本土零新增。

2020年4月8日,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,当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63例,其中61例为境外输入,2例为本土病例(广东1例,黑龙江1例),4月26日,武汉市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。

2020年6月11日,北京市新发地市场暴发聚集性疫情,6月13日,北京市新增确诊病例36例,截至7月6日,北京市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35例。

2020年下半年零星散发阶段

2020年7月15日,新疆乌鲁木齐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例,打破全国连续149天无本土新增病例的记录,7月16日,乌鲁木齐新增确诊病例5例,截至8月19日,乌鲁木齐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6例。

2020年10月11日,青岛市新增3例无症状感染者,后转为确诊病例,10月12日,青岛市新增确诊病例6例,此轮疫情共发现12例确诊病例。

2020年12月,成都市郫都区出现本土疫情,12月7日,成都市新增确诊病例3例,截至12月18日,成都市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例。

2021年Delta变异株传播阶段

2021年5月21日,广州市荔湾区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,为Delta变异株,5月26日,广州市新增确诊病例4例,截至6月26日,广州市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3例。

2021年7月20日,南京市禄口机场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发现9例阳性,7月21日,南京市新增确诊病例11例,截至8月22日,南京市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35例,并引发全国多省市关联疫情。

2021年10月17日,陕西省西安市报告2例外省游客核酸检测阳性病例,10月18日,西安市新增确诊病例6例,截至11月23日,西安市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5例。

2022年Omicron变异株流行阶段

2022年1月8日,天津市报告2例本土确诊病例,为Omicron变异株,1月9日,天津市新增确诊病例21例,截至1月31日,天津市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20例。

2022年2月15日,苏州市报告4例本土确诊病例,2月16日,苏州市新增确诊病例16例,截至3月8日,苏州市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8例。

2022年3月1日,上海市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,3月28日,上海市新增确诊病例96例,无症状感染者4381例,4月13日,上海市新增确诊病例2573例,无症状感染者25146例,达到此轮疫情峰值,截至6月1日,上海市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8000余例。

2022年7月6日,安徽省泗县报告3例本土确诊病例,7月7日,泗县新增确诊病例75例,截至7月31日,安徽省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665例。

2022年8月1日,海南省三亚市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,8月6日,三亚市新增确诊病例240例,截至8月31日,海南省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029例。

2022年9月1日,贵州省贵阳市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,9月5日,贵阳市新增确诊病例6例,截至9月30日,贵州省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93例。

2022年10月1日,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报告2例本土确诊病例,10月2日,呼和浩特市新增确诊病例78例,截至10月31日,内蒙古自治区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760例。

2022年11月1日,广东省广州市报告2例本土确诊病例,11月7日,广州市新增确诊病例237例,截至11月30日,广州市此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6866例。

2022年12月7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"新十条"优化措施,12月8日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588例,12月22日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66例,12月31日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138例。

2023年疫情防控新阶段

2023年1月8日起,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"乙类乙管",1月12日,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126例,1月19日,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472例,达到峰值。

2023年2月23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宣布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,2月24日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3例,3月1日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1例。

2023年4月1日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例,4月15日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,5月1日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,6月1日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。

截至2023年6月30日,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93036例,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,其中湖北省累计确诊病例68389例,累计死亡病例4512例;广东省累计确诊病例85830例,累计死亡病例8例;上海市累计确诊病例63284例,累计死亡病例595例。

数据总结与分析

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,中国新冠疫情经历了几个明显阶段:2020年初的暴发阶段、2020年中期的防控阶段、2020年下半年的零星散发阶段、2021年的Delta变异株传播阶段、2022年的Omicron变异株流行阶段,以及2023年的疫情防控新阶段。

不同阶段的每日新增病例数呈现明显差异:2020年初单日新增最高达14840例(含临床诊断病例);2021年Delta变异株流行期间单日新增最高为235例(南京疫情);2022年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单日新增最高达2573例(上海疫情)。

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从数据中得以体现:严格的封控措施能够迅速遏制疫情扩散;疫苗接种率的提高降低了重症和死亡风险;"乙类乙管"政策实施后,虽然感染人数增加,但重症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。

这些数据不仅记录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历程,也为未来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了宝贵经验,通过科学分析和总结这些数据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疫情传播规律,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