杰思科技网

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什么,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什么影响

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什么

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,已深刻改变了全球社会、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式,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不仅考验了各国的医疗体系,也重塑了国际关系、工作模式和社会互动方式,本文将基于联网查询的最新数据,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多方面影响,并以具体地区数据为例,展示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实际冲击。

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什么,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什么影响

全球疫情概况

截至2023年10月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7.7亿例,累计死亡病例超过690万例,仅2023年1月至9月期间,全球新增确诊病例就达到约1.2亿例,新增死亡病例约50万例。

美国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,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亿例,占全球总数的13%左右;印度累计确诊病例约4500万例;巴西约3800万例;法国约4000万例;德国约3800万例;英国约2400万例;俄罗斯约2300万例;土耳其约1700万例;意大利约2600万例;西班牙约1400万例。

疫情对公共卫生系统的冲击

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医疗系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,以美国纽约市为例,在2020年4月疫情高峰期间,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一度超过1万例,医院ICU病床使用率超过80%,呼吸机等关键医疗设备严重短缺,根据纽约市卫生局数据,2020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,该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20万例,死亡病例超过1.5万例。

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(NHS)数据显示,2021年1月英国第二波疫情高峰期间,单日住院新冠患者峰值达到4.2万人,创下历史纪录,英格兰地区医院普通病床占用率一度超过95%,重症监护病床占用率超过85%。

印度在2021年4月至6月期间经历了毁灭性的第二波疫情,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在5月7日达到41.4万例的峰值,德里地区医院氧气供应严重不足,许多患者因缺氧而死亡,根据印度卫生部数据,2021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,印度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1200万例,死亡病例超过16万例。

经济影响与就业市场变化
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2023年10月发布的《世界经济展望》报告显示,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3.1%,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,美国GDP在2020年下降3.4%,欧元区下降6.4%,英国下降9.3%,印度下降7.3%。

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0年4月美国失业率飙升至14.7%,创下二战以来最高纪录,当月非农就业人数减少2050万人,尽管就业市场随后逐步恢复,但截至2023年9月,美国劳动参与率仍比疫情前低约1个百分点。

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.8%,为有记录以来首次季度负增长,2020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2月达到6.2%的峰值,比2019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。

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
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(UNESCO)统计,疫情高峰期全球有超过190个国家的学校全部或部分关闭,影响近16亿学生,约占全球学生总数的90%,美国教育部数据显示,2020年春季学期,美国约5,500万K-12学生转为远程学习。

英国教育部研究发现,2020-2021学年,英格兰地区学生平均落后于预期学习进度2-3个月,弱势家庭学生差距更为明显,数学成绩差距扩大了10%,阅读成绩差距扩大了7%。

日本文部科学省调查显示,2020年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屏幕时间增加了2.5小时,近视率上升了约15个百分点,韩国教育部报告称,2020年韩国高中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从疫情前的27%上升至43%。

心理健康危机加剧

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发布的报告指出,全球焦虑和抑郁患病率在疫情第一年增加了25%,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(CDC)数据显示,2020年6月,40%的美国成年人报告有心理健康问题症状,是2019年同期的3倍。

英国国家统计局(ONS)调查发现,2021年初,英国成年人中有21%报告经历某种形式的抑郁,远高于疫情前的10%,澳大利亚心理健康机构报告称,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,心理援助热线来电数量增加了35%。

中国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,2020年全国精神心理门诊量比2019年增加了约20%,青少年心理咨询需求尤为突出,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报告称,2020年抑郁症就诊量比2019年增加了30%。

科技与数字化转型加速

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推动了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,Zoom公司财报显示,其日活跃用户从2019年12月的1000万激增至2020年4月的3亿,微软Teams的日活跃用户从2019年的2000万增长至2022年的2.7亿。

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从2019年的3.5万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5.7万亿美元,增幅达63%,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1.76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0.9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4.9%。

远程医疗使用率大幅上升,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(CMS)报告称,2020年4月远程医疗服务使用量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80倍,英国NHS数据显示,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,英格兰地区完成了约3亿次远程医疗咨询,占总咨询量的40%。

社会不平等加剧

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并加剧了现有的社会不平等,世界银行估计,2020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增加了约1.2亿人,是20多年来首次上升,联合国开发计划署(UNDP)报告称,疫情可能导致全球人类发展指数(HDI)出现自1990年该指数创立以来的首次下降。

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,2020年拉丁裔美国人的失业率峰值达到18.5%,非洲裔美国人达到16.7%,均高于白人(14.1%),英国国家统计局发现,孟加拉裔和巴基斯坦裔英国人的新冠死亡率是白人的约2倍。

印度经济监测中心(CMIE)数据显示,2020年4月印度失业率飙升至23.5%,城市非正规部门工人受影响尤为严重,约1.2亿人失去工作,巴西地理统计局(IBGE)报告称,2020年第二季度巴西失业率上升至13.3%,约有1,280万人失业。

环境与气候变化影响

全球碳排放量在2020年出现了短暂下降,国际能源署(IEA)数据显示,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5.8%,约20亿吨,是历史上最大年度降幅,美国能源信息署(EIA)报告称,2020年美国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11%,约5.7亿吨。

这种下降是暂时的,全球碳计划(Global Carbon Project)2022年报告显示,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反弹上升4.9%,几乎完全抵消了2020年的下降,2022年排放量进一步增长1%,达到368亿吨,创下历史新高。

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激增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(UNEP)估计,2020年全球每月使用约1290亿个口罩和650亿副手套,泰国环境研究所研究发现,2020年曼谷的塑料垃圾量增加了62%,其中大部分来自外卖包装。

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挑战

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复杂影响,世界贸易组织(WTO)数据显示,2020年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了5.3%,是2009年以来最大降幅,2021年虽然反弹增长9.8%,但仍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趋势线。

疫苗分配严重不均,截至2022年底,高收入国家约72%的人口完成了基础疫苗接种,而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仅为26%,非洲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(CDC)报告称,截至2022年6月,非洲大陆仅有17%的人口完成疫苗接种。

全球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,美国港口数据显示,2021年10月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外等待泊位的集装箱船达到创纪录的86艘,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估计,2021年全球集装箱运费平均上涨了约300%,某些航线涨幅超过1000%。

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上述方面,它还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(远程办公普及)、消费习惯(线上购物增加)、社交模式(虚拟互动增多)以及对公共卫生的认知,这场危机既暴露了全球治理体系的脆弱性,也展示了人类社会的韧性和适应能力。

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已于2023年5月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"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",但疫情的长尾效应仍将持续多年,各国需要从这场危机中汲取教训,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,完善全球治理机制,为应对未来可能的公共卫生危机做好准备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