杰思科技网

广州本土新增病历,广州本土新增病历最新消息

新冠疫情最新数据分析

广州疫情最新动态

根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,2023年11月广州本土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呈现波动上升趋势,截至11月15日24时,广州市当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9例,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32例;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7例,这些病例主要分布在白云区、天河区、海珠区等人口密集区域。

广州本土新增病历,广州本土新增病历最新消息

从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来看,当前广州流行的新冠病毒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.5.2和BF.7亚分支,其传播速度快、隐匿性强,给疫情防控带来较大挑战,广州市疾控中心表示,近期新增病例中,社区筛查发现比例有所上升,提示存在社区隐匿传播风险。

分区疫情数据详析

白云区疫情情况

白云区作为广州人口第一大区,近期疫情较为严峻,11月1日至15日,白云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43例,无症状感染者892例,11月10日单日新增达到峰值,确诊68例,无症状感染者124例,主要涉及松洲街、同德街、金沙街等街道,多为家庭聚集性和工作场所聚集性疫情。

以松洲街为例,11月1日报告首例病例后,一周内迅速上升至累计确诊87例,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该街道疫情始于一处农贸市场的从业人员感染,随后通过顾客购物、家庭接触等途径扩散,广州市已对该市场采取临时封闭措施,并对相关人员开展多轮核酸检测。

天河区疫情数据

天河区作为广州核心商务区,11月上半月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87例,无症状感染者463例,珠江新城某写字楼聚集性疫情较为突出,涉及5家公司共计42名员工感染,天河区已对相关楼宇进行终末消毒,并要求企业实行AB班轮岗制度,减少人员聚集。

具体来看,11月8日天河区单日新增56例(确诊21例,无症状35例),创下当月新高,病例主要集中在员村街(累计98例)、天河南街(累计76例)和林和街(累计64例),值得注意的是,天河区约35%的病例为20-40岁的上班族群体,凸显了通勤过程中的传播风险。

海珠区疫情态势

海珠区11月1-15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12例,无症状感染者675例,凤阳街、赤岗街和南洲街是疫情较为集中的区域,三街道合计占比达58%,特别是凤阳街某城中村,自11月5日发现首例后,两周内累计报告感染者达237例,成为本轮疫情的"震中"。

数据显示,11月12日海珠区单日新增达到峰值,确诊47例,无症状感染者89例,该区已对重点区域实施"足不出区"管控措施,并设立45个临时核酸检测点,日均采样量超过30万人次,海珠区本次疫情呈现明显的人员密集场所关联性,约40%病例与批发市场、餐饮场所相关。

重点场所疫情分析

教育机构疫情

广州市教育局数据显示,11月上半月全市共有23所学校报告疫情,累计学生感染病例87例,教职工31例,大学城某高校聚集性疫情较为突出,涉及5个学院共计42名学生感染,该校已转为线上教学,并对相关宿舍楼实施封闭管理。

具体来看,11月3日广州某中学报告首例学生病例后,一周内累计确诊学生12例,均为同班级或同宿舍密切接触者,该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对全校1200余名师生开展核酸检测,共发现无症状感染者8例,教育部门表示,学校疫情总体可控,未出现大规模扩散。

医疗机构感染情况

广州地区医疗机构11月上半月报告医护人员感染病例23例,其中确诊9例,无症状14例,主要分布在5家三甲医院的门急诊和发热门诊部门,以中山大学附属某医院为例,11月7日报告3名护士感染,经排查为接诊无症状感染者时防护不到位所致。

数据表明,医疗机构感染病例中,护士占比65%,医生25%,其他工作人员10%,所有感染者均已完成疫苗接种,且多为轻症或无症状,广州市卫健委已要求各医疗机构加强院感防控,特别关注发热门诊、急诊等重点科室的防护措施落实情况。

交通枢纽相关疫情

广州南站、广州东站等主要交通枢纽11月上半月关联病例达56例,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这些病例多为外地来穗人员或近期有跨市出行史的市民,11月5日广州南站某快餐店5名员工集体感染,溯源发现与一例来自外省的阳性顾客有关。

据统计,交通枢纽相关病例中,工作人员占40%,旅客占60%,广州市已在各火车站、机场增设核酸采样点,对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实行"落地检",11月1-15日,全市"落地检"共发现阳性病例28例,有效阻断了疫情通过交通渠道输入的风险。

疫情防控措施与成效

核酸检测情况

为应对本轮疫情,广州市11月上半月开展了多轮大规模核酸检测,数据显示,11月1-15日全市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.2亿人次,平均每日800万人次,海珠区、白云区等重点区域已连续开展10轮全员筛查,天河区开展7轮。

核酸检测数据表明,全市阳性检出率从11月1日的0.008%上升至11月15日的0.023%,仍处于较低水平,分区来看,海珠区阳性检出率最高,达0.045%;其次是白云区0.032%;天河区0.018%;其他区均在0.01%以下,这种差异反映了疫情分布的不均衡性。

疫苗接种进展

截至11月15日,广州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5500万剂次,全程接种率达95.2%,加强免疫接种率达83.7%,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,全程接种率为91.5%,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
临床数据表明,接种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效果显著,11月上半月广州报告的189例确诊病例中,重症仅2例,均为未接种疫苗的80岁以上老人;无死亡病例报告,这充分证明了疫苗接种在疫情防控中的关键作用。

方舱医院使用情况

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资源挤兑,广州市已启用6家方舱医院,总床位约3万张,截至11月15日,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5723人,现有在院患者2415人,床位使用率约8%,医疗资源总体充足,能够满足当前需求。

数据显示,方舱医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.3天,最短3天,最长14天,约85%的患者在入院后5天内核酸Ct值达到出院标准(≥35),这种高效的周转机制确保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。

专家分析与建议

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,当前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并存的特点,防控形势严峻复杂,基于流行病学模型预测,若不加强管控措施,11月下旬单日新增可能突破300例,广州市已决定从11月16日起对海珠区全域强化社会面防控措施。

专家建议市民做好以下几点:

  1.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,特别是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
  2. 按时参加核酸检测,确保早发现、早报告
  3. 做好个人防护,规范佩戴口罩,保持社交距离
  4. 符合条件的尽快完成疫苗接种,尤其是加强针接种
  5. 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,不信谣、不传谣

广州市政府表示,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防控策略,在精准防控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,呼吁广大市民理解配合,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