杰思科技网

新冠疫情补助福建,新冠疫情补助福建多少钱

疫情期间患者数据与政策支持分析

福建新冠疫情概况

福建省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省份,在新冠疫情期间经历了多轮疫情冲击,根据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,2022年3月至4月期间,福建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超过1000例,其中泉州市成为疫情重灾区,以2022年3月13日至4月15日这一时段为例,福建省共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76例,无症状感染者1568例,泉州市在此期间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23例,占全省总数的82.5%;莆田市报告89例,厦门市报告42例,漳州市报告22例。

新冠疫情补助福建,新冠疫情补助福建多少钱

具体到每日数据,2022年3月13日,福建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(泉州市10例);3月14日新增33例(泉州市31例、厦门市2例);3月15日新增55例(泉州市51例、厦门市4例),疫情在3月下旬达到高峰,3月24日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达113例(泉州市111例、莆田市2例),进入4月后,疫情逐渐得到控制,4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降至9例(泉州市8例、莆田市1例)。

疫情期间的医疗资源调配

面对疫情冲击,福建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截至2022年4月中旬,全省共设置定点救治医院16家,总床位达5000张;后备定点医院21家,可提供床位8000张,泉州市在疫情期间紧急启用"火围山"方舱医院,设置床位1000张,累计收治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超过800人。

核酸检测能力方面,福建省在疫情期间单日最大检测量提升至500万人次,以泉州市为例,2022年3月15日至4月15日期间,全市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过6000万人次,平均每日检测量达200万人次,重点区域实行"一天一检",其他区域实行"三天两检"的检测策略。

财政补助与民生保障措施

为应对疫情影响,福建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超过50亿元,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5亿元,用于核酸检测、医疗救治、防疫物资采购等,泉州市获得省级转移支付3.2亿元,市级财政追加投入5.8亿元。

在患者救治费用方面,福建省全面落实"先救治、后结算"政策,截至2022年4月底,全省医保基金累计支付新冠患者医疗费用1.2亿元,覆盖876名确诊患者和1568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全部治疗费用,对于困难患者,民政部门还提供临时生活救助,累计发放救助金320万元。

企业纾困与复工复产支持

针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,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企业纾困政策,2022年全年,全省累计减免企业社保费85亿元,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2亿元,惠及企业15万家、职工200万人,泉州市特别设立了5亿元专项纾困资金,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、零售、旅游等行业提供贴息贷款。

在复工复产方面,福建省建立了重点企业"白名单"制度,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,截至2022年5月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9.3%,重点项目复工率达98.5%,为促进消费复苏,各地发放消费券总额超过3亿元,带动消费30多亿元。

疫苗接种与防控成效

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,截至2022年4月底,福建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8000万剂次,全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2.3%,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达86.5%,泉州市在疫情期间加快推进疫苗接种,3月至4月新增接种量达200万剂次。

通过一系列防控措施的落实,福建省疫情在2022年4月下旬得到有效控制,以泉州市为例,该市社会面新增感染者从3月24日的峰值111例,降至4月15日的8例,实现了动态清零目标,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,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创造了条件。

后续防控与常态化管理

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,福建省继续完善防控体系,全省设置常态化核酸检测点3000个,构建"15分钟核酸采样圈",重点场所严格执行扫码测温,公共场所坚持消毒通风,加强医疗资源储备,全省ICU床位增至6000张,储备救治药品可满足3个月用量。

在疫情监测预警方面,福建省建立了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,设置发热门诊300家,哨点医院50家,每日监测流感样病例和新冠病毒检测情况,2022年下半年,全省疫情保持平稳,未出现大规模反弹,证明了防控措施的有效性。

新冠疫情是对福建省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,通过分析2022年3月至4月期间的数据可以看出,福建省在患者救治、民生保障、企业纾困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,全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0多亿元,医保支付患者费用1.2亿元,减免企业社保费85亿元,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视。

福建省将继续坚持"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"总策略,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,总结经验教训,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,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,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