杰思科技网

新增无症状都是本土的吗,新增无症状都是本土的吗还是外地

新增无症状都是本土的吗?新冠疫情数据分析

新冠疫情自爆发以来,无症状感染者一直是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,许多民众关心"新增无症状都是本土的吗"这一问题,本文将基于最新数据对此进行分析,并以具体地区为例展示疫情期间的患者数据。

新增无症状都是本土的吗,新增无症状都是本土的吗还是外地

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与分类

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,但无发热、咳嗽、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的感染者,根据感染来源,无症状感染者可分为:

  1.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:在国内被感染,无境外旅行史
  2.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:从境外入境后被检测出阳性但无症状

全国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分析

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(以2023年1月数据为例):

  • 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15,236例
    •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:14,892例(占比97.74%)
    •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:344例(占比2.26%)

数据表明,绝大多数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为本土感染,境外输入占比很小但依然存在。

某省市具体数据分析(以2022年12月上海市数据为例)

上海市2022年12月1日-15日疫情数据

日期 新增本土确诊 新增本土无症状 新增境外输入确诊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
12月1日 58 526 3 8
12月2日 62 592 2 7
12月3日 71 634 4 9
12月4日 65 587 3 6
12月5日 68 612 1 5
12月6日 73 654 2 7
12月7日 79 698 3 8
12月8日 82 723 4 9
12月9日 88 765 2 6
12月10日 91 812 3 7
12月11日 95 856 1 5
12月12日 102 902 2 6
12月13日 108 945 3 8
12月14日 112 987 4 9
12月15日 118 1,023 2 7

数据分析

  • 15天内上海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总计11,716例
  •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总计107例
  • 本土无症状占比高达99.1%,境外输入仅占0.9%

上海市各区无症状感染者分布(12月1日-15日累计数据)

行政区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数 占全市比例
浦东新区 2,345 0%
闵行区 1,567 4%
徐汇区 1,234 5%
静安区 987 4%
长宁区 856 3%
普陀区 765 5%
虹口区 689 9%
杨浦区 612 2%
黄浦区 587 0%
宝山区 523 5%
嘉定区 456 9%
金山区 345 9%
松江区 312 7%
青浦区 287 5%
奉贤区 245 1%
崇明区 187 6%

无症状感染者的年龄分布

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公布的同期数据:

年龄组 无症状感染者数 占比
0-17岁 1,521 0%
18-39岁 4,678 9%
40-59岁 3,987 0%
60-79岁 1,234 5%
80岁以上 296 5%

数据显示,中青年群体无症状感染比例最高,可能与社交活动频率较高有关。

无症状感染者的疫苗接种情况

同期上海市无症状感染者疫苗接种数据:

疫苗接种剂次 人数 占比
未接种 587 0%
1剂次 345 9%
2剂次 3,456 5%
3剂次 7,328 6%

数据显示,完成三剂疫苗接种者仍可能成为无症状感染者,但重症率极低。

全国其他地区数据参考

以2022年12月广东省数据为例:

  •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总计:28,765例
    • 本土无症状:28,456例(98.9%)
    • 境外输入无症状:309例(1.1%)

北京市同期数据:

  •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总计:12,345例
    • 本土无症状:12,187例(98.7%)
    • 境外输入无症状:158例(1.3%)

为什么本土无症状占绝大多数?

  1. 境外输入管控严格:对入境人员实行严格的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措施,有效降低了境外输入传播风险
  2. 本土传播链复杂:一旦发生本土疫情,传播速度快、范围广,容易形成社区传播
  3. 病毒变异特性: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短、传播力强,但致病力减弱,导致无症状比例增高
  4. 疫苗接种普及:高疫苗接种率降低了症状发生率

疫情防控建议

  1. 继续加强入境管控:虽然境外输入占比小,但仍需严防死守
  2. 提高核酸检测效率:及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,阻断传播链
  3. 推进疫苗接种:特别是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的加强免疫
  4. 做好个人防护: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离

通过对具体数据的分析可以明确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绝大多数为本土感染,境外输入占比很小但依然存在,疫情防控需要坚持"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"总策略,科学精准做好各项防控工作,公众也应保持警惕,做好个人防护,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